E-mail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service@igmat.cn
400-728-0020
为什么 “不懂就问”是高阶学习中的坏习惯?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不懂就问”是一个非常被鼓励的行为。不少“好学生”也以这个行为来表现自己的勤奋,仿佛假如一切自己能问的问题都能被解答的话,自己就能考满分了。

 大仙对其它领域里面这一行为的好坏没有专业发言权,但可以很肯定地说,在GMAT等需要高阶学习行为的考试准备中,不懂就问是一种以表面的勤奋去逃避真正的勤奋的实质上的懒惰行为,是一种妨碍个人水平提高的坏习惯。需要警惕的是,目前有不少所谓的在线一对一培训,实际上就是以回答学生疑问为形式进行的,表面上的确迎合了学生有问题不懂在心里痒痒的这种低级需求,但实际上对学生帮助极为有限。

 首先,马上提问寻求解答的习惯,很容易使得学生失去了探索的习惯和动力。即使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解答,最多也只能弥补知识上的缺陷。而GMAT类高阶考试需要的,更多是行为模式,思考问题角度的改变。而改变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更多地需要一种围棋中“复盘”的自我检讨,对解决问题的各个节点进行纠正。这些都是单纯的解决知识缺陷所无法达到的。

 其次,缺乏完整方法论基础上的各个独立题目的被解答,无法帮助大部分考生增加真正考试的情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考试当天能重现的不是平时做的题目的结论,而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低阶学习来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很短,出现困难的节点也很少,但在比较复杂的考试里面,从入手到解决问题的链条可能是非常之长,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去解决而不是就题论题。

 再次,缺乏体系支持下的单个题目的提问,往往无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而更多地表现为“这题怎么做”?“B为什么不对?”等浮于表面的问题,那么即使得到的解答是正确的,对学生的帮助也肯定是浮于表面的。在这里也分享一下大仙对旗下弟子的提问要求,通过这些要求如何让提问环节发挥最大效用。在提出问题前,大仙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地完成如下的思考环节:

1 这个题目我在执行方法论的第几步之后,得到了现在的结论?

2 在得到现在这个结论之前,我使用了方法论中哪些工具?

3 使用这些工具过程中,我杀ABCD的依据是什么?

4 现在答案却不是E,而是B,我认为当时我在EB中作出决策的背后动机是什么?

5 如果我能重演一次过程,我认为在哪个环节的改进能让我改变我当时的决定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6 刚才那个环节的改进,是基于一些哪个性质的?

A 方法论没坚持住,比如跳步了,忘记了

B 方法论的顺序对,但是在这个环节某个指令我误解了,比如说大仙说了这么干是有前提的,我忘记这个前提了。

C 方法论本身和操作都没问题,但因为单词/语法规则等童子功不知道,导致错判。

D 这个问题属于高频的系统性问题,还是偶发的,非系统性问题?

E 根据D的分析,确定这个题目值得你投入多少资源去面对他的结果。比如:

这是个系统问题,反映了我对方法论某个环节的严重误解——大量资源投入

这是个偶发问题,只是因为我恰好不认识某个单词引起——补上这个单词是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这题纯粹老头抽风,给出的答案或者题目不严谨——不管了,别影响我心情

这题很精彩,但我现在无论从童子功还是方法论掌握还是对老头的理解都达不到真正掌握这个题的能力————押后再干他。
可以看到,教学中如何处理提问环节的角色设置,是一门艺术。在面对高阶的学习对象时,把“不懂就问”的低等习惯进行升级,使之更有技术含量,而不是用这种表面勤快掩盖深度思考的懒惰,更是解决问题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