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service@igmat.cn
400-728-0020
GMAT 备考从负基础开始之三:GMAT: 积少成多?不进则退! ————学习习惯中的强度

      上两期,分别指出了备考GMAT从负基础出发的原理和部分考生存在的无谓“自尊心”的问题。那么,从软硬素质来看,什么是从负到0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跨越的最大障碍呢?可能有的考生觉得,欠债最多的应该是基础知识吧,比如语法词汇读句子数学知识之类的?而且大仙从无数的阅人经历希望给大家揭示:造成这些欠债的原因,比这些欠债本身,造成的从负到0的障碍,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此话听着拗口,用直截了当的话来说,其实就是:大家都学过一样的词汇,大家都学过差不多的语法,大家都学过数学,那么为啥你现在去准备GMAT,跟什么都没学过一样?而有的同学基本不用刻意准备,就能把这些玩意捡起来直接对付GMAT?造成这个差距的背后,就是本文副标题的学习习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学习能力。这玩意才是负基础同学要恢复回0基础的关键突破点。
那么,和GMAT有关的学习习惯有哪些?负基础类的同学在这些习惯上的欠债是怎么体现的?大仙看来,主要就是强度、专注度以及深度这三点。     
         
       强度,其实就是学习过程中的压力、用大脑进行复杂思考的持续时间等因素的表现。 对高强度训练和学习模式的适应,无论在GMAT备考还是结果上的影响都非常大。  GMAT考试的形式,本身就是要求考生在3个多小时内处理上百道问题,不断地重复决策分析过程,技术上,称为“在压力下做出有质量的决策”能力。  是否可以在这种高压强环境下保持决策水平,实际上就是平时备考训练水平的反映。以此标准观之,无怪乎部分考生考完会有所谓的委屈:怎么平时练的都用不上???。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此类考生也根本没有资格委屈:从强度看,很多考生的训练表现简直就是个笑话——做几个题,就以查单词为借口看手机,顺便刷刷朋友圈和微博者有之;泡上一杯香浓咖啡,盘腿坐阳光里,一边抠脚一边慢悠悠地做几个题就可以发呆的有之;做对了几个题,就以奖励自己为借口,刷一部片,就刷到天黑的有之;才背了几个单词,就急吼吼地自拍+拍几页单词书在朋友圈装逼的有之。表面上看,似乎一天复习时间不少,实际上经过这么一兑水,根本就没多少,更要命的是还给自己造成了一种我很勤奋啊我值得上回报啊这种错觉,实际上由于这种学习状态下,大脑每到上强度遇压力的时候就被主人有意识避开,所以一直没得到高压锻炼,自然在抗压方面就越来越退化了,到了考场,面对高压决策环境一冲即溃。

 其实,从中考高考开始,乃至四六级托福雅思,强度问题就已经让此类考生与优秀渐行渐远。非常可悲的是,中国大部分大学的放羊状态,使得其中的学生,在大学生涯里能借机锻炼学习强度的机会非常有限,凡事不进则退,大脑适应了安逸的状态,遇到高压强环境所产生的不适感不言而喻,而所有高水平技能,实际上都是来自于神经记忆、思维习惯等共同作用,对于此类大脑功能,没有高强度的冲击巩固,一点点的所谓积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对于无法咬牙逼迫自己提高学习强度的考生,我们只能说,你们的备考,还没开始,败局就注定了。为了考GMAT,唯一的出路就是逼自己,逼自己重新适应高强度学习!如果自己做不到逼自己,就花钱请别人帮你逼自己。随着处于舒适区的时间越来越长,最终不能咬牙逼自己的学生,就是温水煮青蛙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