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service@igmat.cn
400-728-0020
学习,到底要学多“细”?

平时看各种机构的宣传里面,有出现学生对机构老师的表扬,经常有的字眼,就包括“教学细致”、“老师对知识点讲得很细”、“从老师这学到了非常细致详细的语法(语法可替换为别的内容)知识”,等等。我给学生的做题作业等内容的批改,也经常使用“颗粒度太粗糙”等评语去提醒学生注意改善学习的交付。但同时,我的学生又会经常被我批评陷入了过多的细节,失之大局,做了一大堆杠杆小的事情。这俩看似矛盾的评价,背后有着怎么样的共通底层呢?


学习、备考、尤其是出国考试类的备考里面,对拿到好成绩有利的“细”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体现呢?

在知识本身稀缺的年代,老师教得细,学生学得细,普遍被认为是体现认真负责有水平的优点;然而,在知识本身已经是唾手可得,且成本无限趋向于0 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显然对“细”的无目的无性价比考量无交付场景的追求,应该为广大考生和教师所警惕:

 

首先,教学中“细”的程度要和考试的形态特征匹配。所谓的形态特征,包括了考试的题型、涉及的考点、考法、考频等等。比如,在GMAT考试里面,考生就需要时常警惕自己不知不觉变成一个纯粹的“语法学习者”,浪费时间去抠根本不会出现的选项PK,比如中学老师热衷的may和could表达可能性的时候谁大一点的无聊区别,张满胜用洋洋洒洒N页书去搞的偏门主谓一致等等。同样,随着高考的创新进步,文科类科目中死抠到毛细血管级别的题也趋于消失,对诸如历史考题中年代等细节的关注的权重也在下降。所有的“细”,必须要有交付场景,才能对得起学生为此付出的投入,也就是说,每个“细”,都应该有考试中某个“非得如此细才能把题做对”的场景,才值得考生去投入。


同时,把握教学中的“细”的度,必须要考虑到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老师和考生都要叩问自己:下面我要做的事,是否已经是我的各个任务中对我分数提升最大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往单个任务无限投入资源,即使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考试;同时,备考也遵循大部分事物的规律:边际效用递减。单个知识、技能对最终结果(大部分以分数体现)的贡献,必然会随着掌握其核心要领、一级子目录的点,到掌握二三级子目录而边际递减。同时,大部分考试的命题在考频设计上也遵循同样的道理:知识与技能越核心,考频就越高,在知识体系本身中冷门的,考频必然低。比如时态,虽然中学课本中出现的时态甚多,但显然,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不应该要求学生对十五种时态均匀用力,对大部分智力正常的人而言,十五种时态均匀用力,那基本上就等于都没有用力了。合理的安排必然是死磕高考中最重视的4-5种,把这几种搞细之后,实在学有余力了再去稍微顾一下别的。

 

不同维度的“细”也需要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区分。随着学习阶段的进步,也随着社会对学习者要求的进步,在大的趋势上,纯粹知识面的“细”,由于其获取上的强可替代性,必然会边际效用越来越低,换言之,一个人,把宝贵的脑容量分给明明可以轻松通过移动互联网秒获取的毛细血管级别知识,是越来越不经济了,考试也必然会变得越来越不提倡把人大脑的宝贵资源这么来浪费。只是部分的教师或出于认知局限,或出于PUA学生的心理,或出于利益,仍执迷不悟。与之相对,技能、知识在应用于解决问题中的“操作层的细”,其重要性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个维度的细,对结果的影响往往更大,甚至可能是0和100的区别。比如数学运算中对定义域的敏感、正负号的处理,英文句子理解中的断句等等,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操作,这种层面的细,必须给予极大比重的强调重视。

 

作为学习者,需要做的是建立学习过程中找到合理的“细”的度的自觉;作为教师,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凭借在对应学科的经验和认知优势,帮助学生基于其资源禀赋、目标、预算等要素,优化“细”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