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service@igmat.cn
400-728-0020
刘同学 GMAT 710备考分享!

11月10日,上海,17:00场,一战710,Q51,V34。我是12年大学毕业,四级468,六级考了两次都是380多分(具体记不清),雅思考了2次才达到6分。提到这个信息,是想给伙伴们一个参考,并不是想证明自己英语基础差然后GMAT能上700有多牛,也不是说“我这样的基础能考700,所以我行你也行”之类的话,而是验证一个关键思想:GMAT不是语言能力考试,而其关键在于把握正确的思维。这也是大仙一直强调的思想。


当时选择跟黄大仙,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上班的时候翻了下QQ群,了解到了大仙的课程,当时其实自己已经开始复习,但是由于在职复习,精力实在有限,所以考虑报班。其实GMAT的培训班也不少,当时有位伙伴在群里很真实地说了上了黄大仙课程后的情况,后来一战710,我就开始感兴趣了。但是更重要源于大仙“GMAT不是靠你英语多好,而是思维”的思想,后来选择跟随大仙,然后开启一段GMAT之旅。


总的来说,黄大仙的GMAT教学让我想到三国一位奇才,也算是三国纷争最后的赢家——司马懿。司马懿“我挥剑只有一次,可我磨剑磨了十几年”,所以司马懿的战略思维极具全局观,大多数人只能想到事情发展后的其中一步两步,而他可以深谋远虑、观察入微。而黄大仙同样也是十几年磨一剑,据我了解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非常领先,大仙的“方法论”就是这个全局观,从宏观到微观,所以面授的6天中,在大仙的个性与独特的幽默下,我的思想完全被“洗脑”,看问题不再盲目纠结语法知识点,不再死扣细节,而更加注重整体性,这个整体性我现在认为可以用Logical Predication概括,讲究一个板块和另一半块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这之后如果再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就会觉得他们将问题复杂化,也会发现有时候我给别人讲题,没上过课的伙伴们听不懂,还以为我瞎说。


其实黄大仙的课程不仅仅在讲GMAT,而是融入商业思维剖析GMAT,这对我的思维有很大拓展。


GMAT的得分策略:

简而言之,“扬长避短“,短时间内主攻自己的优势,发挥所长,取得最优分数。相当于一个组合,如何优化结构才能让整体水平达到最高值。首先最重要的是数学,因为GMAT中数学1分给总分的贡献,大于语文1分给总分的贡献,所以数学尽全力拿51分。其次是SC,语文一共41题,其中SC大约16-18题,另外重要的一点是,掌握SC比CR和RC更加容易,短期内提分更快,所以应该把SC练好,才能带给总分的贡献更多。此外,考试中,很难遇到SC的机经题目,相反CR和RC可以遇到机经题目,也就是说,SC几乎没有可能依靠机经得分,而CR和RC可以。如果要上700,数学51分的基础上,语文部分大约允许错14个以内,那么需要SC正确率80%,CR正确率60%,RC正确率40%的分配。所以考虑到RC能力很差,我自己的策略是将绝对重心放在数学和SC,其次是CR,而RC几乎完全依靠机经,考场上如果时间紧迫,甚至放弃一篇阅读。


复习资料的个人见解:

首先谈OG,现在已经出到OG2016,其最具价值的内容在于SC,除了个别题之外,每一道题目的选项和解释都非常有价值,只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OG的SC解释,有不少死扣语法,如果是自己复习,难以捉摸其门路,其实大部分题目可以宏观的句子整体结构为切入点考虑,而OG选择了相对较复杂的语法为切入点。为什么从宏观的结构考虑比语法角度考虑容易,因为结构无非主谓一致、run-on等等问题,归纳起来不超过20个知识点,而语法却少则数百条知识点,记忆尤为困难,不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事情,记忆语法也不是一件明智的选择。OG的SC在上了大仙的面授课后刷了2遍,用了大仙的方法刷SC,强化自己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效果明显,到后来基本看到题目就很自然想到宏观结构分析。


对于OG的CR部分,最有价值部分在于解释的situation部分,也就是分析CR题干的前后脉络,而后面对于选项的解释毫无意义。这是因为细读会发现,这些选项都在做“马后炮”的事情,都是在知道可能发生的他因或者他果的情况下进行分析,而事实上,CR的题目,在实战中很难猜出他因与他果,往往正确选项让你意外甚至哭笑不得,所以只能通过分析排除选项,所谓“‘剩’者为王”,排除到最后一个,才能找到成为正确答案。


OG的RC没做过,不加评论。


OG的数学部分价值在于熟悉,一在熟悉题型,二在认识数学的英文专有名词。


其次谈Manhattan,这本书在各大论坛和伙伴之间流传甚广,客观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好书,讲得很多要点很适合GMAT考试,但是问题在于,这本书的SC和OG的SC解释一样,比较注重语法分析,如果GMAT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再看这本书,绝对是锦上添花,而如果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会让人看着很糊涂,因为有很多记忆性的东西。我现在唯一记得的有价值的知识点是具体名词、简单动名词、动作名词和复杂动名词之间平行关系。


Manhattan的CR看了一遍,后来基本没用到他的方法。


第三谈大仙的SC 171题资料,这套题刷了3-4遍,认真看视频分析,每一道题的分析都能让自己更加领悟大仙的方法论,有些自己做很难的题,大仙的解释让人醍醐灌顶,慢慢理解宏观思维。而且我把171题的PDF文本放到手机里,有时候出差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我也会把OG放在手机里,有时间就看看题目。

第四谈GWD,这个其实我很少做,就是考试前一个星期做了4套题,verbal基本都错了15-20题,虽然当时很打击,但是我告诉自己这是让自己适应性训练,练pace,不要太在意对错。这系列的题目网上有很多错误答案和分析,需要注意。


另外对于prep之类的其他材料,我都基本没做过,因为我觉得只要能把OG和大仙给的材料领悟,就能吸收很多重要思想了。


复习策略的叙述:

首先是数学,OG结合机经。将OG的数学部分刷了2遍,目的在前文提到了,就是熟悉。然后开始刷机经,考前一共刷了2遍,网上有不同版本,我用了尚友的版本,相比CD版本,尚友版本有伙伴的解析,当自己没有思路的时候,可以参考。如果时间允许会多刷几遍机经,因为考试时候碰到的比较多,熟悉的甚至秒选,我考的时候,差不多提前19分钟完成。

其次是SC,首先要强调,SC是sentence correction,不是很多老师所翻译的“语法”,而是“句子改错”,不同点在于,叫成“语法”会让很多人以为这是要背语法的考试,而事实上SC注重的是句子整体性。大仙的方法论,SC是精髓,是CR以及RC的基础,听了大仙的解释,让我觉得“原来SC可以这样做,思路那么清晰!“。大仙将SC考点分为4圈,第一圈:LP、fragment、主谓一致、run-on,第二圈:重心、时间关系、发出者、夹心、主从呼应,第三圈:平行、指代、时态、修饰,第四圈:逻辑意思、虚拟语气、独立主格、倒装、意思重复、惯用语、其它。重中之重,做题思路就是,看到一道题,先按照顺序,考虑第一圈,因为第一圈确定了整个句子基本结构,这样可以排除一些选项,然后再考虑第二圈,依此类推,直到得出正确答案,所谓“‘剩’者为王”。这四圈写出来,没上过课的伙伴肯定看不懂,大仙用了3天半的时间传授这个精髓内容,所以我没办法做到“一言以蔽之“。


第三是CR,大仙着重讲了黑脸题和flaw,其实这块内容很受大仙启发,不是在于CR考试本身,而在于传授的思想能运用到我的生活和商业情景,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CR这块,我还结合了之前自学时期学习到的helr方法,这个论坛上都有流传,掌握有一定难度,但是后来将其与大仙的方法结合后,发现至少做CR有思路有方向更有针对性,而不会看了题目还是一头雾水。


第四是RC,如前文所说,在职复习精力有限,除了大仙教授的主旨题和RC的套路,其它几乎完全依靠机经。其中RC的套路非常重要,能理清文章结构,读完前一部分,猜测后一部分可能会讲什么,通过大仙的RC带读,能够逐步领悟。


第五是AWA,我是在考试前一天,在网上找模板,然后总结出自己的模板,临阵磨枪。


第六是IR,这个没有复习过,题目其实简单,但是篇幅很长,不一定好理解。有申请过工作的伙伴可能都发现,IR其实就和很多公司笔试很像,比如宝洁和四大之类的,都有这类型的推理性测试。


机经的运用

我是在考前3天,其他什么多不做,就是疯狂刷机经,直到考试前半小时,我还在上海南考场外面的板凳看机经,就是为了加深印象。我觉得看机经,很重要的一点是,以批判性眼光看机经,毕竟有些机经的回忆是不完全正确的,不能全信,除非大仙说确定的答案。


首先最重要的是数学机经,考试中能遇到不少,反复刷当月的数学机经,既可以熟悉专有名词,也可以清楚GMAT数学喜欢出什么题。


其次是CR机经,一般能遇到2-4题,不能只是混个眼熟,而要理清前因后果或者说Manhattan中提到的逻辑链,因为我遇到有几个机经题干很类似,或者是变体,若不理清逻辑链很容易混淆。


最后是RC机经,重要的是看文章“套路”,段和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关系,这是大仙的RC带读课程知识点。其次熟记题目答案,因为有些问题机经比较残,所以死记,让自己看到这篇文章就能反映出哪个题选什么,正确答案中有什么关键字。


其他策略

只要有时间,每周都参加周二的答疑,每一次答疑其实又是一次上课,可能会在大仙的解答中更深地领悟某个知识点。

另外我对SC、CR、数学分类,做了“题集”,将一些自己做题时没有想到某个思路的题目、或者做了几次都做错的题等等,都摘录到题集,建立word文档,经常看看,强化思维。


写在最后

正如一开始提到的,GMAT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思维,所以不要向我们之前学英语那样,纠结于背多少知识点,导致一把钥匙可能只能开几把锁,事倍功半,而GMAT的正确思维可以让一把钥匙开更多把锁。所以策略是,首先找到正确思维,其次通过做题强化思维,达到熟练运用。如果更多的题目可以做到1+1=2的熟练程度,就算状态再不好,也能把题目做对。

通向理想商学院的一路上继续着更多像GMAT一样的难关,能在这样的阶段遇上黄大仙实属不易,感谢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