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service@igmat.cn
400-728-0020
肖同学 GMAT 740备考分享!

回首GMAT备考路,或多或少的一些感想,寥寥几语,与君共勉。

我大概把GMAT备考分为五个层面来聊聊:器、术、法、道、势。

器:备考的工具。这里我主张极简主义,不求多,但求精。我在备考期间,用的工具其实不多,大概包括:三大系统,笔记(预习+面基+平时),QQ群答疑,考XX数学系统,鸡精。三大系统涵盖了几乎所有市面上有价值的题目,解决了输入的问题;笔记是对知识凝炼和捉影,经常回顾有利于备考走偏;QQ群答疑我觉得可以好好利用,但不要钻牛角尖,避免效率损失。

术:做题的方法论。我觉得这一部分其实是大仙讲授课程的重点,在这里就不再赘述。熟练掌握大仙的同心圆,拦截线与做题步骤应是备考的重要原则。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一下按步骤杀选项的重要性。我自己是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刚开始是一张白纸,按照步骤杀选项,到后来掌握了一些套路与语法点(不要过多依赖)开始跳步,最后乖乖回归按顺序做题,不言而喻,中间阶段我的答题正确率波动明显增大。所以我的建议是:备考路漫漫,有时会忘了来时的路,不要浪稳住,跟着大仙的节奏,对大多数人是上上策。

法:对错的标准。GMAT面基我第一次接触灰区这个概念,当时的我不仅感叹: GMAT真是贴近生活,无处不透露着HAZY BEAUTY。认识到这点对考场上的决策和平时的积累总结是跨越性的,尤其是SC。因为文化点是FUZZY的,是要分场景讨论的,那么我们就要不“迷信”杀点,比如WHICH不能代表一句话,在考试时要避免一看就杀,在平时积累时避免一看就记。当然我也会记住一些比较稳的语法点,但这都是帮助我决策的筹码,并非押宝。考虑问题步骤化,顺序化,全局化,也许你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道:备考的方法,我这里理解成平时备考过程的润滑剂或变压器。面基面完了,视频也看完了,但是做题就是没那么顺,时间还花的贼多,为啥?兄弟,你可能少一点润滑剂,少一点对大仙方法的“因人制宜”。按我的理解,这个点是大仙体系的盲区,也是人与人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我觉得亟需解决的是推背的处理细节与处理要点,推背写的太详细耗时多,写的太少又效果不佳。前期的我尝试跟着官方推背图做题,但后来发现实在不适合我自己(耗时大),于是我结合了大仙的三六九课程,自己给推背制订了一个标准化的SC推背流程,给大家一个参考。


1.      严格掐时间做题(WARNING:不这样做后果很严重),建议1MIN左右。

2.      观察A选项格局,切块定性抽主干。

3.      明确哪一部分可以省略,这一步后期可以省略。

4.      分析其余四个选项的格局,一般到这里就可以杀掉一些选项了。

5.      扣动词:把所有选项涉及的考点动词扣出来,纵向对比。

6.      挂号:把觉得有毛病的点抠出来,比如小平行,固定搭配之类的,引而不发。

7.      分析:逐个选项问题揪出来。

8.      文化点:总结新的文化点与对大仙体系的新理解与新感悟。

附上图

推背无非是做题思路的书面再次呈现,如此反复巩固至于条件反射,在考场上能做到7成就足够了。

势:暂且理解成备考的一种势能吧。这个最虚,但却是最重要的因变量之一。与其他考试无异,ALL IN最重要,如果有破釜成舟的决心最好,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后补充一下数学与鸡精。数学我当时是用考XX的练习功能限时刷,20题20MIN到25MIN不等,一天两到三套足够了。鸡精的话,SC不用,CR看大仙的一年鸡精串讲(虽然一道都没碰到),RC考前两天熟悉文章讲的是啥,避免看到懵圈。

不得不说,能在学生时期接触到大仙的思想与学习体系,不得不说是万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感恩大仙,感恩GARY,感恩所有在群里耐心解答我疑惑的小伙伴们,感恩备考路上给予我无限支持的女票和家人,感谢你们。

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请相信你的努力最终都有迹可循。祝申请路上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