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service@igmat.cn
400-728-0020
赵同学 GMAT 740备考分享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决定读研。刚准备考G时,用OG自带的diagnostic test 发现CR和SC都是average,RC above average,Q very strong,于是就掉以轻心,觉得只要在油管上看看免费课,弄点M记的免费PDF,逛逛GMATclub/BeatGMAT/CD,刷刷各种题啥的,就可以轻松得分走人。

 

结果非常惨烈,什么都看,也就意味着没有体系,没有方法论,遇到一题是一题,极其不稳定。更关键的是这些“免费”资源,都是没有消过毒的,服用后,理论,观点,方法,甚至“事实”都开始互相打架,学到百思不得其解,走火入魔。虽然cliché 但还是要说,所有免费的东西其实都暗中标好了价格。第一次考试调出CR后,发现SC和RC ranking 几乎一致,CR ranking在看了油管XX免费网课后 比diagnostic test里的测的还低。复习陷入僵局。

 

身处迷局,就算这样,依然没有反思是不是学的所谓“方法” “技巧”“一般选/一般不选”“语法XXX”“CR问题的分类解法:支持题,削弱题,解释题,评估题,黑体题,XXX”“对话感XXX”等等“策略”“技巧”“知识”有问题,和原生自带的正常逻辑相矛盾,反而觉得是看的不够。要看的更多。越来越偏离老头的意图,从最开始的原生推理体系 虽然有点偏差但不致命,到后来背道而驰,越来越偏。

 

后来在看某GMAT资源页的边角小广告里偶遇了大仙。大仙的推广夹在一堆“爆装XXX”和“XX荷官在线发牌”的广告中间显得 即离谱又离奇。最开始点进大仙神神叨叨的推广纯因为好奇:为什么会有机构 这么打广告/在这里打广告/打这种广告?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点进去后,别有洞天。和其他机构千篇一律的吹水文不一样 ——大仙会告诉你要和老头意图同频,会培养你正确的决策行为习惯,会辅助你戒除错误的决策习惯。到最后,感觉这个考试本身就是一个behavioral test,而不是全球人民从小到大习惯的以知识积累为考察目的和手段的测试。

 

老头虽然从不承认这是一个智力测试,但是其后立马就给了替换 说这个考试 考查的是higher-order reasoning 和 解决问题 的能力。这和男人说 我不喜欢美女,只看重她是否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一个套路——的确没有直接点出美,但看中的都是美的表象;的确没有直接说要用智力给考生排名,但考察的都是智力的表象和实现。

 

某些培训机构把托福,雅思,和 GRE,GMAT/LSAT 放一起就很奇特。底层逻辑就不一样的测试,怎么能合并同类项呢?是想说英语能力和考试排名正相关吗?难道native speaker 个个都是满分选手吗?但是官方放出来的 有关专业和对应平均分的报告立马出啦啪啪打脸。大仙就说了自己不是教英语的。

实际上英文能力和GMAT/LSAT的关系既不必要又不充分。可能和GRE有点关系,因为GRE的确是要背单词的,正好符合人类死记硬背来获得短期多巴胺不断刺激的生理倾向。而GMAT/LSAT恰好相反。GMAT CR 和 RC 在verbal的全局占比稳定在67%;LSAT LR 和 RC的全局占比甚至达到了75%。而CR/LR 和 RC的提高路径是不确定的,甚至难以观测。就和健身一样,不是一蹴而就,也没有持续不断的短期多巴胺刺激。比如下图的DK曲线。

在大仙这里收获最大的就是信息输入/输出方式,决策手段,决策心理,和决策机制的提升——拿到排名只是表象。通过塑造和老头意图同频,最大化的培养在商学院 从survive 到 thrive 所需的高维能力。


就像一台电脑,内生智力是芯片等硬件,行为决策习惯就是OS,各种琐碎的小点比如会R还是python,是不是精通office全家桶,能不能把Excel玩出花来,等等细节,都是基于OS 和 硬件的具体应用。一台电脑东西装的东西多不多 和 这台电脑本身好不好无关。琐碎的技能都是可以后天培养出来的。虽然大仙不能改硬件,但是大仙可以更新考生OS,从而使其尽可能发挥出 其能力边界的实力。

 

决策习惯,行为能力,甚至排位高低只是智商,运气,和努力的综合体现,并且老头不介意考生多参加考试——重复考试不太可能导致排名变高,因为能力边界不太可能大幅度提升;而排名变高表示自适应算法探索到考生更高的能力边界。

 

自适应和投资一样:

所有凭运气赚来的分都会凭智商亏掉;

所有凭运气赚来的钱都会凭实力亏掉。

 

老头借助 自适应给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评判标准:通过重复测试得出的难度映射给考生排位。

相对于排名,分数其实没那么重要。

为了筛选的公平性,老头不需要考生记忆大量的公式内容,不需要考生无目的的刷题,也不需要考生死记硬背语法,逻辑错误,和文章背景内容。

大仙提供了与老头同频的思维范式,总结成“六颗宝石”。内化这个范式不光可以让备考减负,更可以看到老头命题的考察本质,和老头期望你成长的路线。掌握这“六颗宝石”可以受用终生。

 

老头希望考生多考几次,自己可以多赚点吆喝和收入。但是又并不在乎考生多考几次少考几次,因为虽然决策行为习惯可以通过行为纠偏而改变和提高,智力通常并不可以。而优化决策行为习惯可以帮助考生发挥出自己能力的边界。所谓排名/分数的提高,大体上对应着从智力到考试情景应用的路径得到了优化。老头的官方报告也反应了这一现象。而大仙就是整个路径优化的最佳支持。

 

一张白纸跟大仙可以大幅度缩短优化的时常。我自己就花了很多时间纠偏和排毒。排毒是个蛮难搞的事情,耗时长。在正确路径习惯还没有内化完全时,之前服用的毒素动不动就会复发,干扰成长的路径。老头的自适应,在到达高难度时,能完全避开常见总结的“规律”,比如SC里看到XXX就杀,XXX一般不好,这样XXX一般不优;CR里 XXX 不是最好;RC里 文章不可能只是用来XXX……这时可以依靠的只有平时的习惯和对路径的精确掌控:SC里有没有归零?CR里有没有抬头?RC里有没有把脑图当作地图来推衍全局,细核局部?套用大仙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不要把人当作猩猩训练。考试的自适应为了找出对应的难度系数,就希望考生在某个区间能犯错50%。换句话说,you are supposed to make mistakes. 不要过于强迫症。

 

有关这个考试的套利,大仙在分析ESR时提过要合理分配资源:V单项冲9字头的稀薄区对总分拉动极大-优中做到滴水不漏。不需要全懂,懂的,有把握的题要做到极致。有把握单项要优中选优,滴水不漏;单项冲9,越高越好。把还行变成牛X,而且是稳定牛X。对应到我自己,平时模考时就发现有些SC表达老头觉得好的 和我觉得好的不一致,老头说这是idiom 你有什么办法。所以后期把时间分配到了CR 和 RC上。大仙说CR才是考阅读,RC才是考逻辑。其实我把这两个想做同一个类型的题目:同一篇素材,删减的少一点就是RC,删减的多一的就是CR。RC 和 CR 通用的能力注重限定替换没有改变。生死60需要的找PG,扣因果,断事理 可以同构 生死90 的找三个代表和作者脑图,看哪个是观点,背景,事实,和解释。所以复习时 就把大仙说的带着好奇宝宝的心态去读CR 和 RC里判断结构,理解作者脑图 同构了。而且RC里也有CR题,所以我就多管齐下,一起复习。之前为了图快所以文章有些就没读,但是总有对文章把握不全面而导致的误差。因为自己读的还挺快的,所以就把生死90和通读全文结合到一起了。这次RC能满分,真的是全文都读了,知道作者在讲个什么事儿,要不理不出作者行文的思路,在这其中抠出了三个代表和衍生物,为后面“分金定穴”做细节题和infer题打下了基础。有些题,需要联立文章里分散的几个点来一起下结论。不光要掌握作者脑图,对某些名词特指也要留意,这样后边可以方便定位。

 

不要忽视数学。我做题的顺序是Q-V-其它。老头的第一道数学题就是下马威,连概念都不懂,题无从下手。难题集里的数学和OG数学/数学分册 还是要练的。看了M记的数学难题书,还是考掉下来了。现在一堆STEM的学生考GMAT,由于自适应和排名机制,数学题变难是可以理解和被期待的。上完课第一次考720考还要了下寂静,结果脸黑一个都没中,连数学都没中。所以这次我没有用寂静,感觉没什么用。

 

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在线考试。初衷是能让在疫情里的考生参加测试,考生可以用这个在线的成绩申请学校,老头也可以在疫情里回点血。 但是由于在线提供的巨大作弊空间,几乎在老头宣布在线考试的同时,作弊也开始了。从老头发布的前几年的成绩报告能够看出,在线考试平均分出 现了难以用除作弊以外的任何合理 理由解释的大幅增长。即便是现在,依然可以 用极其廉价的成本获得一个99 percentile 的分数 来对冲甚至完全消除考生自己复习应对考试带来的不确定性,成本和心理身理压力。回报率是惊人的——用作弊的成绩 不光大幅度提升了申请者被top25商科项目的录取可能,更可以换来录取时学校带来的丰厚奖学金。即使老头出台了应对措施,但是总会有落网之鱼,而且作弊的防检测能力也在不断迭代。即使作弊的是一小部分人,这一小部分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通常这些作弊成绩普遍排名98% 99%,其实对五六百分,排名88%以下的考生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对于想破700或者冲击高分的考生会带来不公平的劣势。由于自适应的排名机制,能力700+的诚实考生的排名会被往下压,前进之路更加曲折,劣币驱逐良币的情景会大幅增加——因为学校还比较认可这个考试,不排除会拒掉一个诚实考生而录取一个作弊考生。隔壁GRE作弊的情况似乎更加猖獗。online成绩在学校adcom的风评被害, 其可信度 不说和废纸一样,但也好不了多少。

 

My 2 cents:online渠道只是暂时对疫情妥协的产物。不差钱的,可以把online当作一个更加精确的模考。最后实现还是到考试中心完成。

 

最后很感谢大仙和Kevan的帮助!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路径,考到自己理想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