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service@igmat.cn
400-728-0020
深度:上海小学阶段不再进行英语学科考试背后的政策信号

8月4日上海教委发布了《沪教委基〔2021〕32号)》文件:学生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小学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严格执行等第制。针对这个文件,各方的意见众说纷纭,有的说以后不用学英语了,有的机构趁机说不是英语不重要,而是英语太重要了。

在纷繁复杂的声音里如何作出正确清醒的判断?今天将从几个维度给大家分析:

第一,回溯两会期间许进代表提出英语学科不再安排成必修的提案(此提案招来骂声一片,我在当时的直播中还稍微挺了一下他),32号文件对此提案有一定思路呼应性。

第二,3月份到现在,在教育政策下,教培市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政背景下去考虑英语学科地位,会有新的感悟和判断。

第三,对于上海选中英语学科作为校内学科减负的优先切入口,对它背后原因的分析。

第四,英语地位的调整,对学生、家长、老师的影响。


一  回顾与新背景

今年3月份,许进委员提出了关于取消英语主科地位的提案,很多人认为这提案非常无知,和国际接轨需要用到国际交流的场景越来越多,外语作用只增不减,所以不应该把它变成选修。这观点我是完全认同的,但这里有概念的偷换:外语很重要与通过“学”来解决外语使用场景,这不是一回事。与是否成为高考必考科目也是两回事。所以我当时直播提到,这提案有很大合理性,虽然在当时时提出来稍微有点超前;现在已经过去5个月了,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双减”出台,可以看到国家在教育方面进行改革的目的有了非常清晰的表述。从国家政策实施来看,可以更明白国家关心和希望解决的问题,以及国家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决心。我认为在这背景下去谈英语学科在这次上海的改革里的调整,底气更足,判断的把握更大。


二 英语学科为何成减负试验田?

对于上海发布的32号文件,一定要系统看,不能看自媒体的标题后就发议论,很多自媒体不具备认真解读政策的能力。起码要认真地把全文看完,最好把文件涉及的、引用的上位文件也进行学习,才能做出有价值的判断。

文件第一个定位的目的是减负,“负”就是负担,我认为“负”应该定义为:你现在觉得很辛苦,但对你的未来没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一个东西能够现在就能证明未来有巨大价值,当下的辛苦就不应该是“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现在学的东西以后有没有用?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争议分歧的来源在于,当下的受教育者,需要的技能实际上是由十几年之后的场景决定,我们无法完全预测这些场景。也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未来有哪些学科是肯定不需要的?或者有哪些学科在未来的应用情景和能力要求与现在在学科中学习形式和能力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我分析英语学科为什么要被调整的底层逻辑。那么,为什么我认为当前中小学校内的英语学科学习,有可能符合符合上述特征?

第一,英语学科原本发挥效用的阈值就比较高;何谓发挥效用的阈值?就是指这个项目你要不要很大的投入,才能让你比完全不会的人开始产生效用。阈值低的项目很多,比如乒乓球,如果不追求达到国家队的级别,自己练习1-2月后就能和朋友打几回合,可以享受乐趣,不会因为技能水平低,就没有用。而英语呢,几乎找不到由于会100个单词就能在实际场景应用中稳赢1个单词都不会的人,甚至会1000个单词都不太可能有稳赢ABC都不懂的人的场景,光学会需要把这一千个单词连起来理解的语法要花的时间就不少。

第二,人工智能把阈值剧烈提高;我在自己的教学方面做过实验。我的GMAT学生很多来自一流高校,已经可以说代表了同龄人中英语水平起码前1%。但是,拿考试里面一个很高频的场景:长句理解举例,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一定长度英语文本的理解,在质量和效率上都被网易有道远远抛在后面。这也就意味着在很多场景里,一个花了几千个小时学英语的人,可能在英语能力方面的价值会被人工智能轻松超越。

第三,要形成国际竞争力,学科的阈值要更高;英语这个学科最尴尬的一点在于,普通中国人费老鼻子劲儿整了十多年而达到的水平,可能不如欧美国家一个小学生没有刻意花额外时间训练而具备的水平。要和欧美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年人比拼英语,估计得到中国人中万分之一的水平才有机会。一个国家的人,普遍投入这么长的时间去做一个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事情,机会成本不得不作为一个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第四,英语科目的效用不够连续;英语在达到临界点前,效用区别很小,到了第一个效用点,要再飞跃一个效用点,中间有很大差距。比如现在可以听广播、看电影、阅读文章,下一个效用水平是自如表达,这区间很长。效用不连续这个缺点很严重。

第五,从我自己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语言类学科,它是有一定天赋要求的,并非很多广告和机构鼓吹人人都能说一口好英语;比如发音不好的人本质上是听力偏弱,缺乏对两种发音的辨析能力,无法支撑它的发音器官去交付出正确的读法。另一方面,英语学科教学的供给侧在中国有非常大的瓶颈,经过我的调研,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基本实现了中小学英语老师没有太重口音,而且还要局限在比较年轻的老师,较弱的供给侧严重的削弱了学生达到效用阈值的可能性。

第六,英语学科并非不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先决条件,有的人可能会抬杠说:“到了一定水平才能研读国外的论文”。那是博士才需要,本科并不需要。但数学、语文学科如果不行,会影响到别的学科学习。

最后我想趁机驳斥当时许进委员提案出来之后,张连仲在回答记者采访的时候的观点:他对许委员观点的评价是:“英语除了学科以外有立德树人的目的,所以不应该弱化”。

为啥说这个论据存在很大的问题呢?做事不仅要考虑目的,更要考虑实现目的的效率,如果一个目的明明可以用直接的方式来实现,就不要花很多时间绕一个圈。至于“立德树人”,在语文里立德树人更合适,如果用英文,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英语理解分掉80%,只剩20%的精力来立德树人。历史、地理同样可以立德树人;更何况,没有什么要素是一定要看英语才能实现的。

总的来说,静态分析对于理解当下国家所有政策改革都是一个误导,真正要做的是边际分析,把学习X的时间移动学习Y上,这可能对成长产生更加大的作用;大幅度改革一定是有利有弊,只注重“弊”,最终一事无成。

 

三 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家长、老师更在意学英语这块需求侧会出现的变化,我给大家分享两句话:

第一,赢得人工智能才能有竞争力加成。

第二,要么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要么强化人工智能不擅长的方面。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人工智能的强势在数据挖掘识别上通过语料库不断进步;目前来看,需要很强context才能进行判断得到决策结果的东西,它无法精准做到,这是它的弱势。


四  为何是小学段入手?

还是要回到文件表述本身去找答案: 

跟我们相关性最强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年26号)文件:从严控制考试次数,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这里会发现上海的举措是有国家政策为依据的。


背后考量:

以现在教学主管部门教研员的水平以及学校能调动的资源,小学段考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是达不到文件的目的,现在考试完全是和文件上的目的背道而驰,考试促进不了学习,甚至不利于学习。简单的东西需要通过考试来区分排名,只能在细稍末节上钻研,这样一来,考试和参与主体就变成了无效内卷。

很多学习者因为经历过低年级内卷型的出题方式,就以为英语应该重点考查这些,所以导致张满胜这种进入了七、八级子目录的毛细血管级别去抠语法的书就有了很大市场, 这种玩意本质上是在利用内卷去进行套利,不是对英语学习的正确导向。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评价英语本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的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的出发点是以培养兴趣,激发信心为目的,国家清楚的看到,现阶段,大部分的学校由于缺少能力和资源无法进行过程发展性评价,所以只能釜底抽薪,将考试变成考察。学生、家长、老师在未来慢慢发展中,对过程性评价具备认知和能力后再把评价加回来。

另外一个考量是把考试占用的这种内卷型资源腾出来,某种程度上把投入资源的选择权交回给学生和家长本人,如果还想参与内卷,老师自不会阻拦。家长都知道深挖语法边边角角,到中考就没用了,自然会转向表达训练、高质量输入训练方面,也就给这类教学产品和内容的供给者留下难得的窗口。


大胆性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虽然现在只是从小学开始改革,未来会一步步的迭代考察方式,小学改革完成后,本批次学生升入初中,继续对初中进行改革,同理也适用高中。从稳妥性来讲,由于目前的高中生已经成型,所以无法全部把英语由考试变成考察。

第二,由于一定时期校内供给不足,基础教育体系的资源很难实现英语科目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可能会溢出到社会化解决。英语可能会成为最早引入社会化评价体系,不可能再有以前的作用地位了,国家一定会切断校外评价体系和升学之间的勾连,让它回归到纯粹的评价工具去。

第三,英语往后的作用是强化“以考促学”,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向去学习。而由此衍生出来英语老师的机会有:1、全英语教学还有若干年窗口期,人工智能不可能立即全场景覆盖,即使没有双减政策,英语也会成为最容易被替代的工具型科目。我们需要去研究减负,不能迷恋于卖大课程包,拉长课时,以达到多赚钱的逻辑,某种程度上给个体老师产生了机会,如果短期还没有转型打算的同行,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2、要学习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这个对很多社会机构的老师非常陌生,在基础教育体系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操作基本是基层,以后如果有形成性评价的机会,就可以参与到里面。3、是要拓展广义能力,尽快撕掉自己身上的英语老师标签,增强对教学载体属性的利用。


五 观点总结

一、要理解考试的目的,不能因为在中国考试被异化而遗忘初心;考试的目的是来促进学习,进而提高被教育主体的幸福感,提升社会效率。

二、评价改革要聚焦于边际分析,而不是静态分析;要研究由改革产生的资源重新分配,有没有释放出新的生产力效率。家长、老师、学生的观念要调整为着眼于未来使用场景需要。

我们作为教育大体系中一个参与者,要明白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回应时代的问题,回应未来的具体要求,才能够避免脱离无效内卷,把很多被浪费的效率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