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service@igmat.cn
400-728-0020
老师,到底靠什么给学生创造价值?
  1. 最基础的一档的就是学科知识比学生好,比如说英语学科里边正好比学生多学过某一个语法的规则,多了解某个单词的一个用法,发音比学生好听,数学学科里边比你多会几个公式。在面对这类老师的时候,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有可能获益的就是这个信息知识差的红利。为什么要加上“有可能”三个字呢?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比你懂得多并不等于我能让你懂得跟我一样多。

    如果老师满足于停留在这个档,给学生提供的附加值会非常有限,甚至有可能走向迷恋于制造和炫耀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差,利用这个信息差PUA初级学习者的错误道路,比如被我多次批判过的某“语法名师”(见文章《历史变局中,留学从业者既得利益的破与立(下)-兼谈反面典型张满胜》)。

  2. 再往上,就进入了创造的第二档价值了:我不仅懂得比你多,我还能想办法让你懂得比没跟我学的时候更多。

    这一档对比上一档,额外需要的主要技能就是和教学相关的呈现能力和设计能力,核心加成是实现(老师认为学生该学的)知识内容从老师这到学生那儿的搬迁。口诀助记、多媒体演绎、举例子打比方能力等均属于此范畴。应该说,到了这一档,已经算对得起“老师”这个名头了。

    局限在哪呢?在简单的问题场景里面,掌握知识和工具,距离解决问题之间的路径比较直接,中间也不会怎么出幺蛾子,所以能搬运知识和工具就行了。但到了高级场景,这个路径就会比较长,比如能熟练背诵交规以及汽车使用说明书,远远不等于能开车上路;熟读人体解剖图远远不等于能上手术台做手术。在高级场景里,纯搬运知识给学生,效用很快会到达天花板。

  3. 再往上,老师的价值要体现为要比学生更了解你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场景。比如说,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讲,特别务实的解决的问题,就是考试出成绩。这就意味着,老师的技能有可能体现为,在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工具没有明显的提供增量的情况下,让学生交付出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效果。这个背后,比上一档就增加了底层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传递、稳定学生的路径交付能力等更高阶的教学技能。

  4. 那么最厉害的老师是什么类型呢?是我要比某个学生自己更了解这个学生。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老师当然不可能从方方面面都比某个学生更了解他自己了。这个比喻的真实含义是,最高水平的老师可能能够基于自己掌握的历史样本,找到与你相似的参照物,并从这个参照物的行为模式上去准确的把握,某个学生在解决整个问题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行为模式,包括这个学生最容易犯错的地方、边际效用最高的用力点、学生自己一直不自知,但是却对他达到理想结果一直有阻碍的因素。